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关于周南周南活动沙龙会员新闻资讯周南图影周南名师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周南简介
周南顾问

给我发消息

会  员
用户帐号:
用户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周南活动  -  活动简报
 
第105期周南沙龙分享会简报:孔子教人做君子
 发布时间:2020-11-05 14:22

      (通讯员:杨帆)10月31日下午,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成长导师蒋方做客湖北省少儿馆报告厅,以“孔子教人做君子”为题,进行了一场沙龙分享会,活动共有60余名读者参与。

“君子”古今异义辨析
中心发言伊始,蒋方教授指出现今我们认为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即道德楷模这一观念,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意义不同。《论语·宪问》中提到“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和《论语·颜渊》说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都能作为佐证,那时的社会是贵族世袭的等级时代,君子指贵族,按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按官职分为公卿大夫士,小人(或庶人)指平民,《诗经·小雅·采薇》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形容的是贵族将帅和平民步兵打仗时的场面,野人指奴隶,如《诗经·豳风·七月》中“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瑾户。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描写的是奴隶入冬后迁入房屋避寒的场景。在当时,“君子”只是贵族的通称,不涉及道德的含义。
 
春秋末期“知识人”产生
西周以礼乐治天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尊卑有等,上下有序,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但在春秋时期,社会阶级的体系动摇,礼崩乐坏。蒋方教授向大家讲述了问鼎中原的典故,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时打到洛水,观兵于周疆,向周王问鼎,显示了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强盛;晋文公重耳辖下的晋国曾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最后却落得被瓜分为韩、赵、魏三国,说明诸侯衰落,士大夫阶层崛起;鲁国季氏家臣阳虎控制了国君,又体现了士大夫衰落,家臣权力变大。西周600年后迎来历史大变局,贵族世袭社会分崩瓦解,一些破落贵族用知识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改变了原来学在官府、礼仪文化被贵族垄断的局面。孔子就是这样的“知识人”,所办私学是有典籍记载以来的第一人,中国的人才意识在战国开始萌芽。
 
从安身立命谈孔子功绩
孔子办学,学生求教,生存都是第一位的。《论语·子路》中樊迟问孔子种庄稼和种菜,被孔子批评的故事,说明办私学的目的是出仕做官。从历史现实讲,西周1000多个国家,春秋时100多个,战国时只剩7个,国与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需要有识之士,孔子的学校更像是“国家干部学院”。但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止于谋生,还带着对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的检讨,希望能让学生理解执政者要品行端正,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将德行和君子统一起来。
孔子的教育功绩在与开平民教育之先,培养德位相配的国家管理人才。首次将“德”科目增加到西周国学教育中。蒋方教授统计《论语》中109次提到仁,110次提到君子,在与大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好前程、如何定义成功、什么叫快乐人生时,她认为德是提高内心修养,做一个圆满的人,价值观放在首位,如何做出选择,此为“立命”,简言之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蒋方教授介绍,孔子通过“文行忠信”四门课进行教育,“文”指通过读文献,了解真实的历史,训练思考;“行”指学习官场语言,行为举止,她以《礼记·曲礼》为例介绍君子佩玉的讲究;“忠”指竭尽全力,忠人之事,表现为敬业;“信”指人言为信,出言必实践。《论语·里仁》中曾参总结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就是以“忠”为标准自省,以“恕”为标准待人。四门课程中,文和行类似佛教中的方便法门,是实现忠信的途径,现在的教育也有相通之处,是急不得的,要通过路径实现教育目标。
《论语·季氏》里孔鲤过庭的故事指出“君子不教子”,对此《孟子·离娄上》中总结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蒋方教授认为教育有分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有侧重,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全面健康的孩子,如果家长过分插手孩子学业,则杂糅了学校教育的目标、期限和考核色彩,对亲子关系不利。
最后,在座的读者还就一年级古书读物推荐、如何教育子女学习国学、现代私塾学堂如何选择、幼儿记忆古籍效果不佳、如何引导初中生对古籍的兴趣、如何理解唐诗《赠汪伦》等与蒋方教授沟通。蒋方教授耐心解答,建议家长要让孩子保留对书的热爱,尽量激发孩子兴趣、多多尝试,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多训练记忆的能力,还在现场演示了如何教育孩子理解唐诗。
 
 
蒋方教授优雅谦逊、细腻耐心,五十多年的文学功底积淀,引经据典时挥洒自如,深入挖掘文史素材、总结教育收获,逻辑缜密,使人信服,发言中涉及到《论语》十个篇章的内容。读者表示这次活动对于正确把握君子的概念,开拓教育视野有很大帮助。

 

 
 
   
  Copyright 2013
周南文化沙龙

鄂ICP备1300494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