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关于周南周南活动沙龙会员新闻资讯周南图影周南名师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周南简介
周南顾问

给我发消息

会  员
用户帐号:
用户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荆楚讲坛论昭君 机遇和选择
 发布时间:2015-09-01 09:58
    8月27日上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荆楚讲坛“王昭君的历史机遇与个人选择”大型公益讲座在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由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周南文化沙龙共同承办。主讲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方从汉代“和亲”现象开始出现谈起,并比较了王昭君与其他和亲女子的不同,高度赞扬了王昭君这一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传奇人物,对人生命运的勇敢挑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这首诗是一代美女王昭君的人生际遇的高度浓缩。究竟王昭君经历着一个怎样的时代,又是如何进行自己的人生选择呢?蒋方教授娓娓道来。
和亲频仍的西汉王朝
  蒋方以一幅秦汉时期的中国版图开始了本期讲座。西汉初期的国情、和亲出现的原因、汉匈之间的恩怨等浮现在听众眼前,好似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以及我们今天说起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西汉初期,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势力空前强大,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史记·刘敬传》)。匈奴贵族为了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边,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白登之围”后,西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采用娄敬建议,拟与匈奴结“和亲之约”,即西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贸易,以此缓和汉匈关系,从而换得边境安宁。
  可以说,“和亲政策”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而出现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亲是一种政治行为。
  西汉从公元前200年嫁宗室女为单于妻到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一百多年间共计有八次和亲之举,是一个和亲频仍的朝代,也正是由于这个显著的时代特征,为昭君出塞和亲制造了机遇上的可能性。
与众不同的和亲女子
  西汉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出现了这么多和亲女子,为何史书对王昭君着墨最多?接着,蒋方便阐释了个中缘由。
  蒋方介绍,自汉朝开始以和亲为外交手段以来,历朝历代相沿不息,被送去和亲的女子不计其数。这些女子,无论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还是非亲生的女儿,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分:与皇帝同姓且有血缘之亲。因此,她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公主。
  王昭君则不然。虽然她与其他和亲女子一样,同为两族之间融洽往来、互惠互利的联系纽带,并且同样具有人质的意义,但她并不与皇帝同姓,而且没有血缘之亲,因此,她不可以称为公主。唯其如此,王昭君成为了中国和亲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位女子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另外,王昭君的这次和亲与以往大不相同,自刘邦开始的嫁女和亲,汉帝虽以父辈自居,以匈奴或乌孙为儿孙,从而赢得一种心理上的尊严,但实际上和亲多由汉王朝主动提出。但王昭君所嫁的呼韩邪单于,是主动向汉王朝提出和亲要求的。
义无反顾的人生选择
  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出身平民之家,汉元帝时,以民间女子身份选入掖庭,成为一名宫女。
  蒋方以女性特有的角度,深刻分析了王昭君进入王宫之后的境况并揣摩了她的心态:身处冰冷的后宫,目睹人事的无情,既思念家乡父老,又倦怠宫廷冷漠,这位来自楚地的女子,骨子里有着楚人特有的刚强和执拗,她不甘沉沦,希望奋起一搏改变人生际遇。这个时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主动提亲,同时汉元帝决定从自己的后宫而非宗室中挑选一名女子和亲,无疑将一个历史机遇摆在王昭君面前。
  蒋方教授感慨道,一位二千多年前的弱质女子,敢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把,这是何等的勇毅!而王昭君的奋身一跃,竟跳出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怕是她自己也未曾想到的。
    (撰文:谢珺  白晓楠  摄影:胡艺娟)
    【湖北日报,20150901期,第10版】

 
 
   
  Copyright 2013
周南文化沙龙

鄂ICP备1300494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