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第九期沙龙分享会在省少儿馆报告厅进行,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成长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林季杉以“自然·自爱·自由:论卢梭教育哲学”为主题进行中心发言,活动共持续2个半小时,共有50名读者参与沙龙分享。
导论:哲学与教育
教育与哲学分不开,伴随着孕育下一代,教育似乎在很多人眼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思考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这就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尝试用哲学的方式追寻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反思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未经审视的教育也不应该进行。与许多普通教育工作者和大众的认识不同,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中,指出教育不应追求确定答案,而是培养心灵的想象力,扩大心灵的疆界,与广袤的宇宙相称,免除教条的束缚;曾任20年耶鲁大学校长之职的教育家理查德·莱文《大学的工作》,认为教育首先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发挥人的潜质;著名教育家、宗教改革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观念》中认为教育在于唤醒人的自觉自省和认识。我们发现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对于教育的思考完全可以打通,从某种意义上教育和哲学是合二为一的,教育与哲学应该打通来思考。不停提问、追问、反问,以对话、讨论的方式接近真相本身,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如果说哲学是爱智慧,那么“认识你自己”是追寻智慧的一个很好的起点。我们谈教育,也要从认识教育者、被教育者本身为起点,进入一种全面而深刻的“审视教育”的对话之中。
《爱弥儿》:一部现代教育哲学经典
卢梭的《爱弥儿》就是这样一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本身”,帮助我们“审视教育”的教育哲学经典。有人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爱弥儿》就是一本肯定了童年重要性的经典著作,在其中,卢梭虚构了一个名叫爱弥儿的孩子,记录了其抚养爱弥儿的过程。卢梭提出,要把成人当成人,把孩子当孩子,在宇宙中找到每个人的位置,在人生中找到童年的位置。《爱弥儿》是卢梭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著名哲学家康德以每日定时散步出名,有一次却因为阅读《爱弥儿》入迷,忘记了散步。
从架构来看,《爱弥儿》全书包含幼年、童年、青年不同时期的教育思路,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开端,首次列出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以此安排教育的重点,这便是卢梭这位伟大思想家创造性的贡献。教育不等于获得知识,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和技术。卢梭推崇自然教育,“让我们回归自然”不是变为原始、蒙昧的人,而是追寻天性自然发展;他还提到自爱与爱人的概念,人要学会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从自己需要体会别人需要,区分自爱和自私,批判人性弱点,强调有节制的自爱,走进大自然,从动植物中获得体悟、同情、善良、接纳,从小处入手的教育,将自爱之情扩展到他人。
细读《爱弥儿》:自然与自爱
《爱弥儿》一至三卷内容为培养有教养的自然人,四至五卷为如何融入文明社会。卢梭作为现代思想家,已经开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认为偏见和不良习气会干扰孩子成为孩子。《爱弥儿》是小说体写成的,许多词句都发人深省,比如“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大自然希望孩子成为孩子的模样”,孩子有自我成长能力,孩子与成人是平等的,卢梭以“教育要与身体的自然发展同步”作为贯穿全书的观点:
0-2岁,这个阶段要重视“感官教育”,让孩子通过触摸、吮吸、倾听、爬行、观看等方式学习感受世界,这也与弗洛伊德“口唇欲”契合,现在很多蒙台梭利幼儿园设置教具作为孩子发育感官的工具,许多早教绘本用触摸、色彩、光线吸引和刺激孩子,有些家长过于“洁癖”地限制孩子探索世界是不科学的。人的发展非常复杂,不要在任何阶段过多地人为干预。
2-12岁,这个阶段主要在经验上培养孩子成为独立主体。所谓欲望意味着不足和缺乏,欲望与自己实现欲望能力之差距,是痛苦的来源。因此,不要过多刺激孩子的欲望,但要让孩子积累各种经验,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甚至学会坦然面对生死。但也不要一味降低欲望,因为这可能会浪费了自己的潜能。提倡不追求争分夺秒的效率,顺从自然规律的“消极教育”。。考虑到孩子们在这一阶段,依然主要使用的是图像思维,不建议过早培养孩子的理性,培养孩子财产的观念是此阶段唯一需要传递的理念。此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心理与精神的独立,是对上一阶段感官教育的继续。
12-15岁,这个阶段让孩子做的事情多与他能做到的。培养内在驱动力,要激发孩子自我学习能力,如果想培养艺术修养,与其疲于奔走在各个培训班中,不如带孩子多去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受到环境的熏陶,青春期可以看到孩子逐渐独立。
15-20岁,这个阶段到了成人阶段,建议家长注重孩子的性别教育,男孩女孩培养的方法不尽相同,要特别注意男性角色参与孩子的教育。
卢梭是现代教育的第一人,《爱弥儿》对现代教育家杜威、蒙台梭利等影响深远,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不断修正教育上的偏差;蒙台梭利将儿童敏感期加以利用,使我们跟上孩子的节奏,培养孩子专注力以获得成功。
余论:自由与责任
此外,林季杉教授还分享三个余论与大家探讨,其一是从理想国到爱弥儿,从内部即好灵魂、自由发展的天性和外部及社会环境两方面谈。其二是自然、自爱能否带来自由和公义,《社会契约论》作为《爱弥儿》的附录,阐述了公民的自由与责任间的平衡。其三是如何获得幸福。幸福是主观感受,世界的不断变化,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更新,学科间整合考验人的综合能力,有创造性的、与人接触的工作不易被机器取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相结合,让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林教授认为家长不是老师,更像是陪伴者,要做到共情、尊重、关爱、接纳、包容、共享,与孩子一同成长。
随后,大家就孩子抵触作业,如何将《爱弥儿》的教育观念用于实践,如何评判网课等问题与林季杉教授进行深入探讨。林教授建议家长与孩子厘清自由与责任关系,充分认识社会竞争,还要评判孩子的心理状态,引导学习的兴趣,考虑接触不同的教育体系。对于《爱弥儿》不要机械照搬其中内容,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了解卢梭的真实意图,把握细节背后的核心。网课的弊端在于疏离人际接触,而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家长要注意的。
林季杉教授多年深耕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紧密联系热点,结合鲜活案例,理解少年儿童心理,为大家系统导读《爱弥儿》。在座的各位读者穿越书本,通过文字与3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对话,对于自然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