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真春 摄影 陈颖)3月17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武昌区民主路486号曾卓故居周南文化沙龙组织了“大桥记忆” 主题讨论会。《大桥》一书作者之一、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先生应邀作了中心发言。 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协会秘书长魏秋田、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社长沙月女士等20多位的龙友参加了活动,武昌首义学院胡容玲老师主持。
刘宇先生在发言中首先谈起了自己编写《大桥》一书的缘起:因为自己在美术馆工作的缘故,一直对武汉这座城市的视觉文化史有强烈的兴趣。他在美术馆策划了“麻建雄橱窗收藏展”、“绝代风华武汉老照片展”等类似展览,让他慢慢有意识、有经验去收集、整理、研究有关武汉视觉文化史方面的资料。他偶然在《文艺志》里看到一个1957年10月16日曾经举办过一场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美术作品展的信息,但是除了这句话,其他的如展览的地点、参展人员、展出作品这些信息都并没有提到,好奇心和兴趣,更是自己的职业习惯驱使,让他无意中开启了对武汉长江大桥相关文献的收集工作。
刘馆长对自己历时3年时间,收集近2000件与大桥相关的刊物、书籍、照片、商标、设计产品等文献的过程感受颇深。他择重点讲述了怎么收集到《武汉美术家》、《武汉公安》、工程师李学海大桥建设笔记、《工程》杂志等,对于能编写成《大桥》此书起到十分关键作用的几件文献背后的小故事。3年时间东奔西跑田野考察般的认真收集,不仅占用了他全部业余时间,还花光了他的“私房钱”。与古玩市场人员、藏家斗智斗勇或辛酸、或幸运的经历,向有关专家、老师学习、求证的执着,对他而言就是一次心灵洗礼的过程。
刘馆长谈到,编写《大桥》此书,他向着“中国最美图书”的高标准看齐,要把此书编成一本不仅能放到书柜收藏,还能时时能拿出来翻阅欣赏的作品。他围绕自己的收藏思路,采访写成29篇收藏背后的故事,与藏品之间或是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关系,或是对受访者情感的见证,使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立体。这本《大桥》事实已经是以长江大桥为载体,对武汉、对中国一个时代的追忆。他自己学艺术史的女儿刘梦盈全程参与该书的写作,邀请专业设计团队,采用中英文对照编排,还找到印制卷烟的先进设备印刷,使整书不仅内容丰富,编排灵活,还整体呈现了一部美术作品的美感,十分适合对大桥感兴趣的读者和年轻人去阅读。
谈到武汉长江大桥,龙友们都备感熟悉、亲切,纷纷打开话闸子,谈到了大桥留给自己的暖心回忆和印象,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原武汉气象局退休干部谢先生: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家就在司门口,长江边,大桥下,年少时是听着大桥建设的机器轰鸣,看着大桥一天天伸长,建成的,可以说大桥就是生活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今天的沙龙活动主题,是讲大桥的回忆,一邀请,我高兴的过来了,就是想多听听关于它的故事。刘馆长讲得好,勾起了我很多回忆。
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协会秘书长魏秋田:我是一名文化人,也是一名铁路人,现在还任着铁路文联杂志《飞驰》的编辑。我原来上班的时候,每个星期有6天时间要跨过大桥,后来,还以大桥建设为背景,创作了情景剧《那桥那人》,获了奖,可以说,对大桥太熟悉,太亲切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使京广大动脉真正形成,当时仅仅一个大桥段,就有武警战士、铁路公安、铁路工人等400多人守护,可见它的重要性。现在60年过去了,它在交通地位上不是那么显赫了,但质量依然是杠杠的,据统计,大桥的桥墩被轮船撞击过77次,而至今还能保持安全完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令人十分震撼!
原汉阳七里庙社区党支部书记彭根林:在武汉建长江大桥是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强烈呼吁,詹天佑、孙中山、李文骥、茅以升等人都为此提出过构想或设计蓝图,但限于当时的建桥水平和战争影响等因素,桥没能修起来。没有长江大桥的武汉,江上一起大风,人们便只能望江兴叹!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武汉长江大桥终于要开建。大桥的设计方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25号方案,这个方案的设计者是我国桥梁专家唐寰澄,方案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节俭精神”。毛泽东主席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诗篇。以长江大桥为开端,武汉现在已成为东方的桥都,建在桥墩上的城市。建在长江上的大桥已有11座,建在汉水的桥已有8座。建桥产业已成为武汉重要的支柱产业,已经走向世界。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社长:我的婆家在汉阳,因为创作竹枝词的缘故,我经常要跑武汉三镇各个地方去感受它们的人文气息,所以对汉阳与大桥有关的地名,如陡码头、凤凰山等也有特别的感受。我感觉,虽然过去了60年,但关于大桥的名篇佳作还不算多,这是遗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楚凤诗社也要出一点成绩,争取为大桥建成70周年献上一份礼。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主任叶先培:限于当时的建桥技术和费用预算,当时建长江大桥不能取直跨江,而是选择建在了龟、蛇两山之间,整体呈S形,而且为建武昌这边的引桥,拆除了蛇山上的奥略楼、警钟楼等文化、景观地标,这是当时最佳选择方案留下的一些遗憾。我感觉,这些被拆除的景观要是能恢复起来,将可以丰富“两山一桥”的游览内容。
武汉警官学院学生:小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到武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告诉我,你看,这就是长江大桥!貌似在她心里这是一座神圣的桥,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就是一座桥吗?到今天我才真正的了解到,这还真的是神一般存在的一座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修建成这么一座桥,一定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我明白了妈妈当时激动的心情。毛主席有诗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它,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开来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感谢刘馆长三年来辛苦的搜集,将大桥如此大量珍贵的记忆呈现在我们面前。
省文史馆胡先生:大桥是一代武汉人的记忆,甚至可以说是一代中国人的记忆。周总理亲自选定的方案,真正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节俭精神,大桥建成通车60年,依然是那么稳健、大方、优雅。这启示我们,当代建桥技术虽然进步很大了,但公认的好桥并不多,缺乏的可能就是新时代的大桥精神和工匠精神。
李先生:刘馆长父女俩历3年艰辛用尽心血编写的《大桥》出版,可以说是做成了一件对武汉很有意义的工作。这本书,建议武汉人都要好好的读一读,以更好的理解大桥,热爱大桥,把这份美好珍贵的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加讨论会的一些龙友也各自谈了对大桥的一些记忆和感想。沙龙组织人饶学锋老师则不时穿插有关大桥的段子,引发大家的阵阵笑声,让整场活动变得轻松活泼。
刘馆长总结性发言谈到,感谢周南文化沙龙这个平台,今天来了很多专家、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大桥的记忆,听了又进一步丰富了自己对大桥的认知。长江大桥的设计寿命是一百年,现在已经使用了60年,它将来注定会成为一座文物桥,博物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一代武汉人的记忆,作为武汉这座城市的一员,一名文艺工作者,为大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奉献一点情怀,是荣幸也是责任。希望今天我所做的一点工作,可以对后代人研究大桥、了解大桥、保护大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胡容玲老师最后总结,刘馆长父女俩以建大桥的精神写大桥,《大桥》一书精细、精致、精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和设计范式,因而刘馆长能在今天的中心发言中,把自己对大桥的记忆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种研究学问,出版作品要做就做精品的匠心精神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