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光明)2017年8月19日、20日,周南文化沙龙一行赴江夏中州府垂钓,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美好的周末,十余名龙友既享受到了垂钓之乐,也体验了一把民俗风情。
垂钓长廊 壮观景象
一行人于19日下午3时许,从武昌出发,车子出三环线,过南湖藏龙岛,不久就看到一片仿古建筑群呈现在眼帘中,这里就是龙友们此行目的地,中州府农业生态园。一眼望去,青砖黛瓦,碧水风荷,亭廊环绕,古韵悠悠……既静谧安宁又气派典雅;再细一听,池塘边垂钓者中鱼的惊喜声不时从远处传来,此情此景,真一副“满目江上客,皆是垂钓人”的诗意画卷。说到诗意,当晚留宿的府上别院,亦是一座十分雅致的四合院,四围镂窗雕栏,巧匠为工,中庭假山绿植,玲珑俊秀,回廊里名人字画,比比皆是,吸引得龙友们驻足赏评。
府上别苑 清净之乡
俗话说,有美景必有美食,方不负美好光阴。晚上龙友们齐聚中州府餐厅用餐,品着周斌先生贡献的珍藏苞谷酒,菜崤美,酒亦浓郁醇香。众人好一番推杯换盏,大家开怀畅饮。苞谷酒好,引得土家族女儿曾女士一番好兴致,一曲别具韵味的土家族民歌《六口茶》唱起,引来众人阵阵喝彩,“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说酒醉人,甜美的歌声更醉人,经典的民间小调所蕴含的质朴情感,非常有感染力,也让人回味无穷。听到兴起的饶老师,也亮开嗓子,给大家哼起了朝鲜民歌《阿里郎》,哼完还给大家分享了他对这首朝鲜民歌的感受:短短的旋律,却把崇高、牺牲、哀婉、激越、希望和忠贞一一浓缩其中。
举杯畅饮 只为相聚
歌是会感染人的,武汉知名民间收藏家长庭陶瓷博物馆余长庭馆长受到感染,也抑扬顿挫地朗诵起自己收藏的湖泗窑瓷器上的“编外”唐诗,并强调说他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唐诗,与书本上经过后人改编的那些不同。朗诵完诗,余馆长兴致不减地向龙友们介绍起湖北马口窑湖泗窑的陶瓷,并情不自禁哼起了自己作词并谱曲的马口窑小调,“马口瓷器走四方,姑娘出嫁把酒装……”。自由撰稿人杨真春先生也响应号召,请曾美女代为朗诵了他的一首饱含真情实感的隽秀小诗,真切表达了他对陶渊明式田园生活的向往。到这时,性情稳重的张世雄先生也被感染,即兴朗诵了一篇少年时代即倒背如流的散文,《追怀先贤诸葛武侯》。声情并茂的朗诵,极富感染力,仿佛春风一般,缓缓浸润到每个人心田,让大家对耕读隆中、心怀天下的卧龙先生,不由得都升起一份钦佩之情。
酒过数巡 有人朗诵
饭后龙友们沿池塘边散步交流,中间喷泉正开放,绽放开来的水花与五色灯光相辉映,夜色也仿佛变得醉人。湖滨夜话,转基因问题、养生问题、朝鲜问题、中印问题、南海问题等热点时政都在讨论之列,一时十分激烈。但到最后就中外争端之打与不打,大家还是不敢贸然决断。
朝鲜问题 印度问题
次日一大早,吃完早餐,龙友们就到钓池边各安各位,开始垂钓休闲。张世雄先生中鱼最快,不一会就收得两尾鱼入笼,但因心善不愿再伤害“笨鱼”,随即收手并发感慨,“昔尚父直钩垂钓,相机待时;某今无线无钩,一直杆足矣!我非鱼,既不知其乐,亦不愿见其苦,是不忍也。”钓鱼既需要掌握基本的技巧,更需要不急不躁的耐心等待,从某个方面来看,颇能反映出人的性情。前面张先生深研老庄哲学,一切讲究顺其自然,对钓到几尾鱼并不在意;而其他钓鱼技巧娴熟的龙友,频频中鱼,一旁的倪明先生,看得分外手痒,却始终不得法;杨真春先生虽屡败屡战,自己仍耐心地摸索规律,最后收获颇丰;匡望生先生和鲁俊峰律师不屑与大众为伍,另找地方钓大鱼,虽然最终各自只钓得一条长约1寸半的小白条,却仿佛获得更多的开心。钓鱼之乐,不仅仅在于收获的成果,垂钓过程中,对鱼儿上钩的那种期待,也能带给人欢喜。
此起彼伏 各显神通
这俩伙计 自信满满
书生垂钓 渐入佳境
等到中午,龙友们钓了十多斤鱼,多的有七八条,少的也有二三条,这次垂钓老手和初尝垂钓的,都好好过了一把钓鱼瘾。之前龙友们念念不忘原来用过餐的杜鹃食苑,中午返回路上,就顺道停留用餐,五条刚钓的喜头鱼和鳊鱼迅速变成了盘中餐,一桌“接地气”的农家菜吃完,大家犹有意犹未尽之感。
杜鹃食苑 土菜风范
至此,本次周南文化沙龙组织的龙友户外联谊交流活动就圆满结束了。大家乘兴而聚,满载而归,鲜鱼、友情与思想碰撞的火花一起,组成了龙友们人生一次愉快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