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2日,借端午小长假之机,周南文化沙龙成员一行十余人,自驾游览了蕲春县檀林镇雾云山。住村舍,食鸡黍,饱食逸居,游山涉水,体味山林野趣,实为难得之赏心乐事。
6月21日,我们从曾卓故居出发,冒雨前行,午后到达该地。安顿后即用午餐,不论时令菜蔬还是特色菜肴,皆农家风味,为城市居民所喜。席间相谈甚欢,吴远目老师本地人士,略有地主之状,兴致高昂,不期与彭根林老师对酌,些许超量,致餐后大睡,未能与大家出游。
稍事休息之后,多数精力充沛的同伴在村长的带领下,沿田间小路游览村舍当面的山峰。举目望去,山峦连绵起伏,青翠葱郁。其时雨势略减,雾气氤氲,呼吸吐纳,尤感清新。道路虽有泥泞,因大家游兴盎然,自不在话下。路行几步,“渐闻水声潺潺”,山泉沿路边沟渠流下,引入梯田,以资灌溉。梯田的景观不错,惟当时不是观景最佳时点,不及厅堂悬挂的出自摄影家之手的作品。
山路尚在整修,我们依然登到观景的小平台。反望对面,即是我们的住处和周边的民居,这些村落,正好成为绵延群山的点缀。一路上,我们也不忘从村长那里了解一下风土人情。
余长庭老师是资深的收藏家,尤其以收藏瓷器著称。回行路上,少不了跟我们指点迷津。路边几块碎片,几个瓷碗,都被余老师称为具有收藏价值,真是慧眼识珠,点石成金。
晚餐后的叙谈,张教授当仁不让的成了主角。张教授年龄最长,是中医大家。养生保健之道,侃侃而谈,被饶学锋老师赞为“武功高强”,其中或有深意,旁人未能尽知。张教授先说后练,为在座听者按摩,其独到精妙之处,使我们受益匪浅。
次日的活动很有意思,村长带我们到十几公里外的一处村落游玩。该处尚未开发,自然状态下的山林溪流,道路艰险在所难免。出发之后,看到山路上确实是枝蔓荆棘丛生,不少地方需手脚并用方可通过。部分年高者止步折返。但李国安老师年龄不小,却老当益壮,在涉水时不仅身先士卒,还为后继者助力,与余长庭老师一起成为渡河的“中流砥柱”。看起来只能算溪流的小河,同样有暗流险滩,稍有不慎,就可能落水。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些初来者有惊无险,倒是本土的村长不慎落水,连带着手机也进了水。
三位女士的表现可圈可点,因为有余、李等老师的帮助,谷越老师、王炳娟老师、胡荣玲老师,顺利地涉水成功。尽管偶尔有尖叫,更多的是欢笑。拍下的照片也风采各异,不乏高大上之类,也有令人捧腹的窘态。还有胡老师的小公子也全程游览,足见初生牛犊,并非虚言。
余老师兴味最浓,手执竹竿,引吭高歌,“小小竹排江中游”,还往返数次接人或寻物,自称“四渡赤水”。
这一段路线的游玩,印象至为深刻,山林泉石之趣,体味最深,凡亲历者皆有同感。
归来后到农家小坐,大家都想捎带点土特产。农家尽其所有,满足各人的需求。返回村长家用餐后,摄影专家彭乾峰老师又为大家照了合影,我们才踏上了返程的归途。
周南沙龙的同仁,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每位参与者既献己能以利于众,又享人能而惠于己。郊游之乐,除了愉悦身心之外,还在于敦亲睦友,增进情谊。个中滋味,实在妙不可言。有感于此,草成此文,工拙不计,以备一哂。
(撰文: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