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晚,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荆楚讲坛进高校·文化建设与价值选择”公益讲座在武汉理工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本期讲座由武汉理工大学、周南文化沙龙共同承办。讲坛由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朱梅梵主持,400余名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及周边高校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学习。
本期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从民族复兴的文化学角度,深入解读了当前文化建设在多元化进程中的价值选择。欧阳教授富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演讲和对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解令学子们聚精会神,他们舍不得错过任何一分钟,讲座结束后依然围在讲台边向欧阳康求教。
文化与价值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理解出发,欧阳康历数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与近代困难、当前时代的巨大成就与复杂困局,指出推出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已经是举国共识与全民共襄的盛举。
欧阳康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谈起,详细解读了其中精彩观点。对《决定》的历史地位,他评价道:“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发展战略,是形成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文化问题的专门决议,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欧阳康并将其主要精神总结为“一个主题、二大原则、三大提升、四大功能、五个坚持、六大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强国,这个‘强’字,既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文化上强盛发达的国家,也可以理解为动词,通过文化的强盛繁荣让国家更强大。”欧阳康意味深长地说。
困惑与建设
在欧阳康看来,跨国度交往中的“文化围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竞争”、政治多极化背景中的“文化安全”、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中的“文化软实力”、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品格”、面向21世纪世界格局的“中国文化使命”,是目前中国在文化建设领域面临的几大困惑。“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不强,是一打就垮;但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是不打就垮。”
他分别从文化问题的历史历程、中华文化问题的历史生成、当前中国的文化困惑、文化的多维解读、文化的人学理解及文化自觉与文化选择等六个方面解读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并介绍了他本人发表的有关对文化问题认识的系列论文,回顾了中华文化的历史生成,多维解读了文化的概念。
欧阳康强调:“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便要认清文化问题的核心。”他主张从人学角度对文化加以理解,并以希腊众神之首太阳神福玻斯和史芬克斯为例,指出其值得深思的文化学意义,将文化自觉高度概括为“认识你自己”—— 人类的永恒使命。
冲击与碰撞
欧阳康介绍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孔子提倡的“仁”以及“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自近代以来遭遇了多次冲击与历史性变换。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都对中国文化建设产生一定影响。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文化建设还受到来自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
以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和德国为例,欧阳康比较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又从文化建设角度深入分析了前苏联解体外部原因,并解读了美国价值观与美国崛起之谜,从文化建设角度审视当代世界的价值碰撞。
在讲座中,欧阳康详细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以及近代以来受到的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分析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冲击以及当前中国的价值多元化状态,并指出其实质是“在多元化进程中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的整合”。
讲座结尾,他提醒大学生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唯有认清使命,提升境界,以复杂性思维看世界,探索‘中国道路’,创新‘中华文化’,提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境界,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觉履行当代中华民族的使命与责任,才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郭建平 文 夏文凯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