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英
2012年5月19日,周南文化沙龙在财苑大酒店七楼举行了“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讨论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武大 “四大名嘴”之一的李工真教授作中心发言,广大集团总经理吴耀东、武汉质检局汉阳分局姚军主任、新华社高友清主任、《劳动法》专家鲁俊峰律师等与会嘉宾均就此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李工真是从置疑“弘扬民族文化”这句口号开始的。中国民族文化有好的方面当然要发扬,但有很多糟粕是需要丢弃和改进的,不能笼统来提。对于“科教兴国”说法,他认为“国兴科教”比较合适。只有以国家的力量来支持、发展科教时,科教才有希望。
在谈到中德两国的教育状况时,他提出了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学习动机的问题。 德国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求得更多的了解而学习,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更是饱含热情,哪怕是木工这样的职业,他们所追求的是真正的学问。而很多中国大学生是为谋生而学习,为当官、为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上大学,看不起做“蓝领”技术工作。中国的企业普遍招不到技术高精的工人,而公务员考试却趋之若鹜,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在德国,技术工是最受尊重的,公务员却是让人看不起的,在最受德国喜爱职业调查问卷中,排在最前面是机械工、木工、机电工、机车工等基础制造工种。这种择业观念真是让我们感到震撼。李教授谈到,当读书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为了兴趣发展而钻研,为了对社会尽义务的时候,就是国家兴旺之时。以求知为目的来学习和以谋生为目的来学习,其结果是大为不同的。
吴耀东董事长谈到,中国目前很多人的学习仍停留在追求物质利益方面,精神追求较少。他认为,人生如同建房子,文化是基础,如果基础不打牢,房子建得再高都是不牢靠的,会垮塌的。
在本次讨论会上,李工真教授亦对德国人的质量意识进行了阐述。汉阳区质检局的姚主任结合自己的质检工作的特点谈了中国目前在质检管理方面的缺陷。比如,质检的每个部门只管一段,而不是管一条线,这样当发生质量问题时,管理部门都互相推诿的情况时常发生。再就是小企业质检人员及素质不到位,相对大的企业质检工作抓得较紧。质量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监督问题。
与会的新华社的高友清主任对德国人能把诗人般的浪漫气息和哲学家的逻辑严谨融为一体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呼吁当今国人应远离麻将桌,走近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