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文化沙龙举行“正与邪”讨论会
3月17日下午2:30,周南文化沙龙大型活动主题“正与邪”讨论会在武昌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世界浙商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少斌作中心发言,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汪连天、武汉大学城市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尚重生作副中心发言,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毕志伦、省三峡办副主任王明菊等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场并积极参与议题的探讨。


“为何讲‘正与邪’?何为‘正与邪’?道为何物?何为正道与歪门邪道?正道典范举例,歪门邪道分类举例” 刘少斌从六个方面层层论述并剖析“正与邪”的实质和灵魂。他通过简单的“说意解字”,系统的说明了“正与邪”的本意和内涵,并指出“现实生活所指的‘邪’,实则是指歪门邪道,而古代原意是‘邪魔歪道’,而邪魔歪道的逆序词是人间正道”,为了论述的需要,刘少斌首先瞭解了“道”为何物,其答曰:理数也,玄诀也;谋略也,品德也。“道”既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更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之法则;既是一切客观存在辩证之规律,更是天时地利人和集大成者。谈及“正与邪”的关系时,他认为:这些对立面既是对立存在着,又是互相依存的发展着,只是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而已!说到正道典范,刘少斌对历史人物曾国藩可谓推崇备至,无论是其自身人格修养,还是其从政成功之道他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于其主张的修身养性三步骤:“静坐,平淡,改过”以及其所倡导的“诚”——诚信、光明;“敬”——端庄、威仪;“静”——心、气、神、体的安宁状态;“谨”——谨慎、实在;“恒”——规律、守常;“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等境界深以为然,并极力推崇。至于歪门邪道,刘少斌则囊括为:本质邪恶类,灭绝人性类,丧天害理类,正学反用类,歪打正着类,以假乱真类,恩将仇报类,以疯装邪类,伤风败俗类,犯上作乱类等等。通过“正与邪”的对比,去一步步认识,理解、学习、崇尚、弘扬“正道”而解剖、识破、抵制、反对、批判、鄙夷和打击不门邪道。从而提高识别力,增强免疫力,进而净化心灵,美化情操,增进教养、升华品格、提高悟性、完善德行,为创建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谱写出新的光辉历史和人生诗篇。
于此次会议,汪连天分享了其三点体会和感悟,第一,什么叫正与邪?他谈到正与邪是一对矛盾范畴,是对立统一体,每个人心中都有正与邪,区别只是正多一点还是邪多一点,从修养上讲,应该立正弃邪,追求正,摒弃邪。他讲到若以正为盾,则可以守住做人的底线,若是以正做矛,则可以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以邪为盾,可以以恶止恶,以邪止邪,若以邪为矛,可以以恶制恶,以邪制邪。第二点,“正和邪”可以分四个层次:内邪外正、内正外邪、亦正亦邪、匡正祛邪。第三点,此次演讲的目的是为了鼓舞我们做人要大正小邪,做事要善于内正外邪,并激励各界精英秉正弃邪,以正压邪以此来表率他人。
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认为:“正与邪”并非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判断,关乎利益、情感、态度,不可能有最终答案。并以“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合乎普世性、合乎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合乎统治阶级的需要、合乎某种集团的利益诉求”等因素作为评判“正与邪”的标准,他例举一系列的事件来反映当下社会的丑态,病态以“缺德”等现状,以此来敲警钟,进而自省。尚重生理性的分析,犀利的剖析,将此次会议的波澜推向了高潮。
结合“古远清与余秋雨官司”事件,中南财经大学古远清教授,以其切身体会,论述了他对“正与邪”的思考,并通过其作品《打官司是一种文化娱乐》和《庭外审判》,浅释了做人,治学的方法和理念。
著名作家、武汉市作协名誉主席李德复认为:社会上好人多,因此,我们要多行善事,如此才能以正压邪,并且鼓励大家要擦亮眼睛多看社会的光明,并予以肯定,并且在会议中提出“只要是人性、人道、平等、公正,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的思想。
此外,对于“正与邪”的话题,会议主持蒋小兮、中西医专家宋恩峰、文物鉴定家熊胜华等各界知名人士和嘉宾,先后结合自己切身体会,精彩纷呈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及收获。(王承杰 撰文)